最近某地法院受理的案子堪称年度魔幻现实题材——一位两年被家暴16次的女性,终于因不堪网络暴力选择报警,而施暴者竟在警局门口表演"深情告白",声称"她自愿的",这波操作让网友直呼:"当代《甄嬛传》之施暴男版"。
让我们把时间调回2021年某个雨夜,32岁的林女士(化名)刚经历第7次家暴时,可能没料到两年后自己会因为"自愿"这个词登上热搜,根据起诉书披露,这位"戏精"丈夫有套固定戏路:先施暴后痛哭,接着发朋友圈晒"受伤自拍",最后配文"她自愿的",这套三连击在朋友圈堪称家暴圈的"青铜操作",连吃瓜群众都忍不住给演技打0分。
但真正让事件发酵的是某次家暴视频的泄露,视频里,男子手持铁棍砸向女方头部,边打边喊"给你个教训",神奇的是,第二天就有网友P图造谣"女方主动索吻",配文"家暴男太纯情了",这种魔幻现实的操作,让网友集体陷入沉思:"原来家暴可以演成偶像剧?"
更绝的是,男方在警局门口接受采访时,突然掏出一沓"聊天记录",声称女方自愿接受家暴。"她每次打完我都说原谅我,要是敢告诉别人就自杀。"这波自爆直接让围观群众开始玩梗:"当代女性生存图鉴:打不还手,骂不还口,连自杀都要先报备?"
值得注意的是,林女士的报警记录显示,她早在2021年3月就多次向社区、妇联求助,但直到2023年才正式立案,有律师在社交平台吐槽:"这不是家暴,是职场霸凌的升级版——施暴者有固定套路,受害者连维权都要考过'阅读理解'。"
这场闹剧背后,折射出网络时代的暴力新形态,某平台数据显示,2023年家暴相关网暴投诉量同比上涨237%,其中68%的施暴者会刻意制造"女方有错"的舆论,就像网友总结的:"家暴男の技能树:家暴-洗白-卖惨-反咬受害者,一气呵成。"
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,但已有网友开始玩起"假如家暴男出道"的脑洞创作,有人写同人:"《甄嬛传》之安陵容进阶版:下毒+家暴+卖惨三重buff";有人P图"家暴男参加《浪姐》",配文"高音震碎玻璃心",这些黑色幽默的创作,既是对现实的无奈,也是对受害者的无声支持。
值得欣慰的是,随着#拒绝网络暴力#话题登上热搜,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家暴取证难题,有程序员开发"家暴录音鉴定AI",有作家推出《反家暴生存指南》,正如网友所说:"我们不需要完美受害者,但必须完美取证。"
这场闹剧终将落幕,但它留下的思考仍在继续,当"自愿"成为家暴者的遮羞布,当网络暴力成为施暴者的扩音器,我们或许该重新思考:真正的尊重,是否应该先学会保护他人?毕竟,连《西游记》里妖怪都要学个"定身术",现实中的人间清醒,难道不该更谨慎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