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在深夜被一通"00"开头的境外电话惊醒时,当你的座机突然变成"AI换脸诈骗中心"时,当全家人的健康码接收器突然开始播放《广陵散》时——恭喜您,成功解锁了2023年上海市民限定成就:《当代社畜的魔幻生存体验》。
上海市监局一则回应让整个互联网笑出鹅叫,面对记者关于"骚扰电话产业链"的提问,监管部门竟用"三连击"回应:先是用《狂飙》主题曲回应"扫黑除恶",接着用《甄嬛传》台词强调"打怪升级",最后甩出《笑林广记》金句收尾,这波操作让网友直呼:"原来监管部门的回复可以像脱口秀段子一样上头!"
(配图建议:监管部门回复截图+《狂飙》海报+《甄嬛传》截图)
【事件回顾:比双十一快递还快的打怪升级】 根据《2023上海市民生存报告》,上海人每年要接到约2.3亿次骚扰电话,相当于每分钟有1000个"张三"在问:"李四吗?你尾号xxxx的信用卡要升级了哦~"这些电话中,境外电话占比达67%,而其中35%的"客服"能用沪普给你念《大悲咒》。
更令人震惊的是,这条产业链竟形成了完整的"生态闭环":从用AI换脸冒充公检法,到用抖音神曲当背景音,再到用快递单信息精准诈骗,某科技博主实测发现,连外卖骑手的电动车都被用来拨打诈骗电话——这年头,连送外卖的都不搞了?
【监管回应:比双十一快递还快的打怪升级】 面对这场"电话海啸",上海市监局给出了堪称"反套路教科书"的回应,他们用《狂飙》里高启强的台词警告:"你动我兄弟,老子让你知道什么叫高启盛!"引用《甄嬛传》中安陵容的台词:"臣妾做不到啊,臣妾要告御状!"甩出《笑林广记》里的经典段子:"您拨打的用户正在和电话谈恋爱,请稍后再试。"
网友辣评:"原来监管部门才是隐藏BOSS,打怪速度堪比闪现!"
【市民体验:当代社畜的魔幻生存指南】 在上海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王女士分享经历:"上周三接到'公安局'电话,说我涉嫌洗钱,吓得我赶紧把支付宝密码改成了'123456',结果第二天,骗子用我闺蜜的声音打电话来催债,说'你哥欠的债该你接了'。"这种"诈骗套娃"式攻击,让市民直呼"防不胜防"。
对此,上海市消保委推出《反骚扰电话生存手册》:1.接到境外电话立刻打开《狂飙》主题曲对唱;2.听到"安全账户"立即回复《孤勇者》副歌;3.遇到AI换脸先问"你还会变《星辰大海》吗?"
【专家观点:科技与狠活的双向奔赴】 通信行业观察员老张指出:"这年头,诈骗团伙比5G技术迭代还快,上周刚破解了AI语音识别,现在又玩起全息投影诈骗。"而网络安全专家则调侃:"建议市民下载《反诈APP》,但记得把《欢乐颂》设为铃声——毕竟骗子可能连国歌都敢篡改了。"
【未来展望:比双十一快递还快的进化之路】 据悉,上海已启动"反骚扰电话2.0计划":联合外卖平台给骑手配"防诈小喇叭",在快递柜安装"电话防火墙",甚至计划用《上海滩》主题曲当来电铃声,某程序员网友已提交代码:"建议给所有上海手机植入《上海一句话》彩铃,听到就自动报警。"
正如网友"沪上老李"所说:"上海这节奏,既要搞钱又要防诈,建议推出《上海生存技能证书》,考不过的不准进地铁。"在这个魔幻现实主义的都市里,打工人与诈骗团伙的较量,永远在"狂飙"与"反卷"之间反复横跳。
(结尾互动)您经历过最离奇的骚扰电话是什么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"都市传说",点赞前三名可获得《上海话防诈秘籍》电子版——内含"侬要伐要"等十大必杀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