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一碗黄焖鸡米饭突然登上热搜榜首,原因竟不是因为它又双叒叕涨价了,而是品牌方创始人杨铭宇的一封致歉信,这波操作堪称餐饮界"大型社死现场",网友戏称:"黄焖鸡:我配方千年不变,道歉信五分钟速成!"
致歉信如何翻车成表情包? 9月15日,黄焖鸡品牌官微发布《致广大消费者的一封信》,信中创始人杨铭宇坦言:"因近期产品口味调整,部分门店出现口感偏差,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体验,我们深表歉意。"这封看似诚恳的道歉信,却因过于简短和缺乏诚意,迅速被网友玩梗。
"道歉信里连具体补偿措施都没有?"、"五百字检讨不如网友段子有营养"、"建议创始人重修《危机公关基础课》"——评论区瞬间被金句淹没,更有网友将致歉信P成表情包,配文"当代餐饮老板的道歉模板:复制粘贴式敷衍",相关话题#黄焖鸡道歉信#阅读量突破3.2亿。
黄焖鸡为何突然"翻车"? 面对网友质疑,品牌方回应称系"内部品控疏漏",但深扒发现,这并非黄焖鸡首次陷入舆论漩涡,2021年"黄焖鸡米饭涨价事件"曾引发大规模吐槽,此次道歉被戏称为"历史重演",值得注意的是,道歉信发布后,品牌方未有任何后续动作,门店正常营业,菜单未调整。
餐饮观察员老王指出:"黄焖鸡能火十年,靠的是标准化运营,但危机处理明显缺乏预案。"而网友总结的"黄焖鸡三定律"——"永远不涨价""永远不变配方""永远不道歉",在此次事件中遭遇现实打脸。
网友段子背后的真相 在社交媒体,黄焖鸡的致歉信已衍生出百种改编版本,有人将《将进酒》改编成《致歉酒》:"黄焖鸡啊黄焖鸡,你的道歉信像块砖头";有人用《西游记》梗:"金蝉子转世成老板,五行山五百年修炼成网红";更有人反向安利:"黄焖鸡道歉信比产品好吃,建议直接抄作业。"
有趣的是,部分消费者开始"反向维权":"要求门店提供道歉信配米饭套餐",甚至有人发起"黄焖鸡道歉信盲盒"活动——随机抽取不同版本的致歉模板,堪称"互联网行为艺术"。
餐饮圈危机公关教科书 此次事件引发行业深思:当标准化餐饮遭遇个性化消费时代,品牌该如何平衡效率与温度?数据显示,2023年餐饮品牌道歉信中,76%未提补偿措施,62%在24小时内无后续动作,黄焖鸡事件虽无实质性损失,却暴露了中小品牌在舆情应对上的普遍短板。
某公关公司策划人阿May分析:"黄焖鸡可能误判了网友期待——大家不是要惩罚品牌,而是希望看到真诚的态度。"她建议餐饮品牌建立"道歉信分级制度":轻微问题用表情包致歉,重大危机需CEO视频表态,"关键是要让道歉成为品牌与消费者对话的契机。"
黄焖鸡能否逆袭? 尽管舆论风波未平,黄焖鸡门店客流量却逆势增长,上海某门店店长透露:"很多顾客专门来打卡'道歉信打卡点',拍照发朋友圈还送小菜。"这种黑色幽默式的传播,或许正是品牌意想不到的营销效果。
正如网友所说:"黄焖鸡教会我们两件事——第一,永远不要低估网友的二次创作能力;第二,当代年轻人要的从来不是完美无瑕,而是敢作敢当的热闹。"在流量至上的时代,这场"道歉翻车"或许会成为品牌破圈的新切口。
截至发稿,黄焖鸡官微已悄然更新:"感谢各位监督,经连夜调研,现推出'道歉套餐':买鸡送网友段子集电子版。"这波操作再次印证了——在段子手里,道歉信和美食同样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