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个全民皆可P图,无美颜不社交的年代,就连娱乐圈的“老炮儿”也难逃“滤镜”的魔掌,知名编剧兼制片人于正,在社交媒体上的一番自嘲,不仅没有让他躲过网友的调侃,反而让“美颜P图”这一话题再次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。
事情的起因是于正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张自己参加某活动的照片,并配文:“今天的我,是不是又美颜过度了?感觉连我妈都不认识我了。”此言一出,瞬间引来网友们的围观和评论,不同于以往的正经八百,这次于正的“自黑”风格,让一众网友乐不可支,纷纷开启了自己的P图大法,将原图与各种夸张美颜后的效果进行对比,并戏称其为“从于正到迪丽热巴的进化论”。
网友们的反应可谓五花八门,有人直接放上了于正原图与P图后的对比图,配文:“这不仅是美颜,简直是换头术!”;有人则调侃道:“于老师,您的P图师是不是兼职做特效的?”;更有人直接@于正本人,留言:“于老师,下次P图前记得先问问我妈认不认得。”
这场由一张照片引发的“美颜P图”大讨论,不仅让于正本人哭笑不得,也引发了关于“美颜文化”的深思,在社交媒体上,美颜P图早已不是新鲜事,但当它被推到极致,甚至到了连本人都认不出的地步时,是否已经偏离了初衷?
美颜P图,从某种程度上说,是一种个人表达和审美选择,它让人们在虚拟世界中得以展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,满足了现代人对于美的追求和自我展示的需求,当这种追求走向极端,甚至影响到真实自我时,就不得不让人思考其背后的意义了。
于正的这次“自嘲”,也引发了娱乐圈乃至整个社会对于P图文化的反思,在娱乐圈这个“颜值即正义”的领域里,明星们为了上镜效果,往往需要经过层层滤镜的洗礼,但这种过度美化,不仅让观众难以分辨真实与虚幻,更在无形中传递了一种错误的审美观——即只有经过加工的才是美的。
面对这样的现象,我们是否应该呼吁回归真实?毕竟,美不应该只是肤浅的外表光鲜,更应该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和个性,正如于正自己所说:“虽然我P了图,但我还是那个我。”这或许是对P图文化最真实的注解——它是一种手段,而非目的,我们应当学会在保持真实的基础上,适度地运用技术来提升自我形象,而不是完全依赖它来定义自己。
于正的这次“自嘲”,虽然是一场由他引发的娱乐盛宴,但背后却折射出社会对于美、对于真实、对于技术使用的深层次思考,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时,我们是否也应该警醒自己:不要让技术成为束缚我们真实表达的工具?不要让过度美化成为我们认知世界的唯一标准?
在这个“滤镜”横行的时代,让我们在笑声中保持一份清醒吧,毕竟,生活已经够“假”了,何不在真实中寻找那份纯粹的美好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