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广袤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上,除了奔腾的骏马和悠扬的长调,还有一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,他们以艺术为翼,以舞台为梦,在上戏(上海戏剧学院)内蒙古委培班的摇篮中茁壮成长,自这所独特的教育殿堂开启招生以来,已成功培育了12届学子,每一届都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辰,在艺术的夜空中闪耀着不同的光芒。
故事始于2007年,当上戏的眼光首次投向了这片辽阔的土地,一艘载满希望与梦想的航船就此启程,那时的内蒙古,虽然远离繁华都市的喧嚣,却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委培班的设立,不仅为内蒙古的孩子们打开了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,更像是在广袤的草原上种下了一颗颗艺术的种子,等待着春风的吹拂,雨露的滋养。
每一届的委培班学员,都经历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,他们不仅仅是学习表演、导演、舞蹈等专业技能,更是在一次次排练的汗水中,在无数次失败的挫折里,学会了坚持与不屈,记得有一次,为了排练一部民族题材的话剧,学生们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,穿着单薄的戏服反复走位,直到每一个动作都融入了角色的灵魂,那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,更是心灵的洗礼。
经过数年的磨砺,上戏内蒙古委培班的学子们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,从校园剧目到大型演出,从地方小剧场到国家大剧院,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”的真谛,记得2015年的一场毕业大戏《草原之歌》,不仅让观众们见证了草原儿女的深情厚谊,更让全国的戏剧爱好者记住了那些年轻而坚定的面孔,他们的表演,如同草原上的花朵,在最适合的季节里绚丽绽放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上戏内蒙古委培班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演员、导演和幕后工作者,更重要的是,它成为了一种精神的传承,每一届的毕业生都像是一把火种,带着在上戏学到的知识、技能和那份对艺术的热爱,回到家乡,点燃更多孩子的艺术梦想,这种“传帮带”的模式,让艺术的火种在内蒙古乃至全国范围内薪火相传,生生不息。
站在第12届委培班毕业的门槛上回望,这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项目的成功,更是一个关于梦想、坚持与传承的故事,未来的路还很长,这些从草原走出的艺术家们将带着上戏给予的翅膀,飞向更广阔的天空,无论是继续深造、投身影视、还是回归故乡的文化建设,他们都将用自己的方式继续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。
上戏内蒙古委培班的故事,是青春与梦想的交响乐章,是汗水与泪水交织的成长轨迹,它告诉我们:无论身处何地,只要有梦想,有坚持,就有无限的可能,让我们期待下一届的学子们,继续在这片艺术的沃土上绽放光彩,让上戏的精神在草原上永远传唱!